早在公元3世纪中叶,长白山区已经开始有人挖人参。长白山区的人们把进深山老林寻找采挖野山参称为“放山”。
过去,长白山区靠放山为生的人极多,在当地人眼中,参与放山是一个男人成熟的标志。茫茫林海,瘴气弥漫,野兽横行,遍布危险。因此,放山是对人的胆量,智慧,体能乃至道德的考验和锻炼。原始深林中生存条件极为恶劣,为了生存和找到,挖掘,保存好人参,客观上需要一些山规来约束人们的行为,需要科学的技术和能力。经过千百年来历代放山人的实践,总结提炼,交流借鉴,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由专用语言,行为规则,道德操守,挖参技术,各种禁忌,野外生存技能,专用工具器物等构成的放山人自觉遵守的独特的民间风俗。经放山人师徒之间口传身授,世代相传至今。
放山习俗分布于长白山区。放山习俗中的崇拜信仰,思想品质,道德规范,环境意识,价值认同和传统技能,极大地影响着当地人们的精神境界和文化理念并升华为一种独特的人参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展现出中华民族杰出的文化创造力,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理念的遗存,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在中国各民族古老的习俗中像放山习俗这样经历千年而今仍具有实用价值的并不多见。
长白山采参习俗一·参帮人物
长白山放山采参的参帮人员构成、称呼及称呼来历。
在一组放山人中,必须有几个主要人物:一是把头,俗称领棍儿、头棍儿,是参帮的头领。二是端锅的,三是压队的称为边棍儿,大参帮还设一腰棍儿,又叫挑杆的。其他成员由第一次放山的称为初把儿郎(或称雏把儿)和放山经验相对少的人员组成。
先说说把头。‘把头’即旧时称把持一方或某一行业的行帮头目。即‘一把手’,是指一个有组织的单位的最高领导人。一把手的基本特征是拥有实际上的人事权、经营管理权、财务管理权和职务、薪资调动权。
‘把头’一词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在长白山区应用最广,采参的有参帮把头,淘金的有金帮把头,伐木的有木帮把头,狩猎的有把头,烧炭的也有把头。。。。。。总而言之,在长白山区,凡是求财于山的各个行当都有把头。
据传‘把头’称谓有两段来历。一是清朝为了垄断、控制人参采挖,早期设立官方采参,由一名官兵带领五位刨夫(挖参的百姓)组成一个队伍,刨夫称带队官兵为‘把头’,因为五位刨夫正好和手掌的五个手指数相同,五指攥起拳头为一把,官兵就是这一把的头儿,所以称‘把头’。
第二个说法,以前人们都睡大炕,无论是百姓家庭中或各行帮的工棚子里、旧时的大车店(百姓旅馆),炕头都是给家里的长者、行帮里的工头或受尊重的人物睡觉的地方,炕头就是把着一头,人们就把睡炕头的人称为‘把头’。
《奉天通志》:“把头,犹言工头也。” 《广韵》:持也。谓握持其事而谓之领袖也。
所以,旧时可以按姓氏称各个行帮的首领为张把头、王把头、李把头等等。
但绝不能称为‘老把头’。因为在长白山区老把头只有一个,那就是采人参的始祖孙良。
放山把头必须具备以下本领:
一,把头要有威信,德高望重。即亲切善良,又恩威并重。
二,把头会观山景,知道哪片山会有人参。精通放山全部规矩、挖参技艺。
三,把头能掌握、控制参帮人员情绪和调动大家积极性。
四,把头会在大山里辨别方向,不会走迷路。
五,把头能应急处置突发事件,懂得如何应对突然出现的野兽。
六, 把头知道什么野菜、蘑菇等可以吃,什么地方的水才能喝。
七,把头会一些简单的治病、采药知识,对毒蛇咬伤、磕磕碰碰的伤口能及 时治疗。
八,把头懂土匪黑话,遇到土匪能交流,懂规矩。
九,把头处事公平,凡是有担当,能处理好参帮内部矛盾。
十,把头能带领参帮安全进山,安全走出大山,并有好的收获。
再将‘端锅的’的具体分工职责详细说明。
端锅的。就是为参帮做饭的,负责整个参帮的吃喝拉撒,是“总后勤部长”,要会识别各种野菜、蘑菇及浆果,不能采到有毒的野菜和蘑菇,参帮的食品安全和身家性命他可说了算。端锅的要绝对人品正直,不能有私心,是大伙信得过的人。
更要有一手好厨艺,因为放山人进入深山老林,按放山规矩只能带煎饼、小米和咸盐 ,其余的就要靠山吃山了,如何让钻了一天草稞子的参帮弟兄吃的香吃的饱,在没有其它佐料和油(放山不许带油和肉)的条件下,对端锅的做饭水平是一考验。
一、端锅的要每天起早贪黑打水、捡柴、采野菜、做饭。比谁起的都早比谁睡得都晚,白天除了准备伙食,还要在抢子(参帮睡觉的窝棚)周围寻找棒槌(人参)。饭做好后,放山的兄弟没回来端锅的绝对不能自己先吃,白天也不能躺着睡觉。据说端锅的白天睡觉,放山找棒槌的兄弟们就不精神,端锅的自己吃饭,山上的兄弟就饿,都有感应,其实就是参帮里的一种公平的规矩罢了。
二、端锅的要在天黑兄弟们下山前,点好火堆,让兄弟们烤被汗水浸透的衣服、取暖去潮气,柴禾不能乱扔都要顺着放,取“顺当”之意。火堆点着后,得一直燃着,不能灭。打火堆还能驱蚊虫,放山都在七、八月份,山里的蚊虫多得打脸,门口燃上火堆,蚊虫飞不进来。深山老林里住,潮气特别大,夜里把头轮着叫大伙儿起来烤火,以免受潮生病,一夜都得喊三四次。火堆还防野兽,一般来说,野兽都怕火。
三、端锅的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如果上山的弟兄们到天黑没有按照约定的时间回到抢子,有可能是在山上走麻达山(迷路了)了,天黑找不到回来的路,端锅的要把锅里的饭盛出,用硬木棍用力敲锅,即使锅敲漏了也要让兄弟们听到。如果敲锅没有人听到,端锅的就要把火堆用木棒挑起,火苗会窜起很高,让迷路的兄弟们看到,如果还不行,就要在抢子附近找一高处的老桦树,从桦树底部点燃,因为老桦树皮薄如纸易燃,很快就能燃到树梢(称为点蜡),火光冲天,黑夜里远远就能看到,为兄弟们指引回家的路。放山人抬(挖)到大棒槌,平均分配,端锅的也拿一份。
再来说说‘边棍儿’‘腰棍儿’和‘初把郎儿’。
边棍儿:是参帮里的‘二把手’,把头的副手。放山的时候,把头观山景,把人领到山上。放山是拉横排前行,两人之间距离以两根索罗棍子长度为宜,或根据山势和草木生长情况两人间距离一二丈远,以相互间看到人和听到索罗棍子上的铜钱撞击声为宜。把头按每人的情况来排棍儿。把头为头棍儿,在左边。从左往右依次排出二棍儿、三棍儿、四棍儿。。。。。最后一棍儿为边棍儿。
边棍儿由很有放山经验的人担任,平时处理日常事务,如把头外出借粮或临时离开参帮时,边棍儿临时代替把头行使职能。放山时,边棍儿得兜住山,控制好队形,防止中间趟子里的人员落了后,防止有人跐出趟子麻达山。能兜住山的是好边棍儿,兜不住山那算不上好边棍儿,离边棍儿近的人员出现任何情况,边棍儿能最快地做出反应应对。在压山(寻找棒槌)过程中,边棍儿还有一项重要职责就是‘打拐子’即留记号,,一走一过的地方,折断一颗树枝做记号,没有树枝就拽把草放在显眼的石头或倒木、大树杈上,一边走一边打拐子,控制压山的边界和范围,因为压山是按顺序一片一片地压,排坡走,打拐子留记号防止走重复路。
腰棍儿:大的参帮在排棍儿时设一腰棍儿(又称挑杆儿),就是在队伍里中间的那个人,是参帮中的三号人物。有些地区把挑杆儿和腰棍儿分别称呼,把队伍中间的人全称为腰棍,规矩不同,意思是一样的。腰棍儿也是经验丰富的人担任,拿放山人话说,能把杆挑的起来,类似扁担的作用,两头兼顾,力量均衡。挑不起来,拉出了兜,有人也会跐出趟子,挑杆的腰棍儿负责拉住趟子。
初把郎儿:没有放山经验初次放山的年轻人称为‘初把郎儿’或 ‘雏把儿’。压山时初把儿排在队伍中间,两边由把头、边棍儿和腰棍儿保护着。把头还是很喜欢带领初把儿放山的,因为无数事实证明,那些龙头虎眼的,能说会道的,能蹦能跳的不开眼儿(发现第一苗棒槌叫开眼儿),而那些初次放山不懂规矩,傻呆呆的初把郎儿最爱先开眼儿,并常能拿到大货,所以人们常说“初把郎上山——净看大的”。初把郎放山,什么都感到新鲜,精神特别集中,比较听话,虽然经验不足,但一看到就往往是大货。
拿到大货,棒槌包由初把郎来背着,年轻的新手应该多出点力也属正常。拿到五匹叶由边棍儿来背,六匹叶必须由把头来背,因为太难得太珍贵了。
在长白山区,能参与放山是一个男人成熟的标志,初把郎儿能克服重重艰险,放几棍儿山,也就慢慢成为放山的老手了。
来源:孙卫东整理
相关政府部门链接
院校、院所链接
相关检验、鉴定机构链接
人参相关企业链接
人参相关协会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