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吉黑力量 吹响春耕号角——抚松县人参产业发展中心为参农架起百亿“人参路”
2022-04-29

抚松作为中国人参之乡,是道地人参的原产地和主产区,人参产销量均居全国之冠,种植人参成为全县数以万计农民世代相传的生计。近年来,近7000名参农在土地资源丰富的黑龙江省承包土地种植人参,种植面积达4200余公顷。每年的3月末到4月初,是种植人参的最佳时期。县内参农也都会在这一时期前往黑龙江省部分地区开展春耕生产作业。

 

然而,今年3月,吉林省发生新一轮新冠疫情,黑龙江省疫情零星散发,各级防疫政策不断升级。为减少跨省跨地区流动带来疫情外溢和传播,从3月14日起,本省人员禁止跨省、跨地区流动。前往黑龙江种参的参农心急如焚,却难以成行。自3月28日以来,仅抚松就有300多名农民在黑、吉两省交界高速出口处滞留。

一年之计在于春,抢抓农时备春耕

鉴于上述形势,县人参产业发展中心的领导心急如焚,每天都接到几百个参农打来的电话:什么时候能去黑龙江?因为人参生长周期长,以往这个时段,正是种芽萌发、松土、施肥的关键时期,耽误一个农时,数年的艰辛努力和资金投入就会付之东流。农时稍纵即逝,据县人参产业发展中心技术人员测算,如延误人参春耕生产,预计将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百亿元。

 

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保证人参种植生产保障参农利益成为最紧急的任务。中心主任苏月涛当即向县委县政府汇报相关情况,一方面向黑龙江省55个县市区政府2次发函;一方面向省委省政府、省农业农村厅做出汇报。结合我省新冠疫情形势,经与黑龙江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农业农村厅和卫健委等部门深入研究,迅速提出解决意见:“建议我省参农在当地落实14天隔离措施,隔离期满后由当地政府出具隔离管控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提前与黑龙江省相关作业区所在地政府沟通后,有序组织参农‘点对点、手拉手’返回黑龙江省。”

由此,经两省科学研判,紧急磋商,最终达成一致。由县人参产业发展中心负责此项“点对点、手拉手”闭环转运行动方案的落实。

 

晨曦朝露去,披星戴月归

跟随节气的号令,确保防疫的需求,扎实做好参农“点对点、手拉手”赴黑作业,抚松县人参产业发展中心提前谋划,压实工作责任,中心领导带领工作人员与时间赛跑,不留死角,加班加点认真落实参农转运各项工作,与数千名参农同心协力,共克时艰。

建立管理台账,整理相关信息

启动县、乡、村三级联动,问、查、询四轮通知。调查统计赴黑龙江农民人数、作业区地点、隔离情况与核酸检测结果,建立从事种参人员管理台账,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期间,中心20余名工作人员每天不分昼夜的与各乡镇参农取得联系,每人每天接打电话几百个,几乎都是充电状态下接打电话,为方便参农随时上报信息,24小时不关机,时刻处于高度紧张工作状态。

 

强化组织联络,确保两地衔接顺畅

县委县政府最了解参农的心情,县长王福源电话直连参农最多的铁力、通河等地,“参农把身家性命都押在了地里,去不了参地损失不可估量”。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指导下,中心指定具体工作人员作为联络专员,与对接地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取得联络,积极对接沟通,协调异地转运安置工作,确保街接紧密。

筑牢防疫屏障,确保群众健康安全

中心与出发地各政府、社区取得联络,联合负责对赴黑参农进行14天居家隔离,严格落实隔离第1、4、7、10、14天统一核酸检测等管控措施,待解除隔离后,出具总体核酸检测报告合格证明和总体解除居家隔离证明,为赴黑参农明细表加盖公章,并联络县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为参农出具证明。

 

时不我待,以速度和温度落实参农转运工作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前期准备工作就绪,中心自4月20日开始分批次组织参农“点对点、手拉手”闭环转运工作。考虑到前往黑龙江各市县路途遥远,为保障参农以最快的速度安全到达,中心工作人员每天凌晨4点便来到集合处统计信息,逐车核对人数,查验身份信息,贴上车号、封条,指定车位,专人带队、全程消杀。通过积极努力,到目前为止,转运工作涉及10个地区36个县市,共转运赴黑龙江省参农2113人,车辆865台。

雨生百谷,万物逢时。县人参产业发展中心认真落实疫情防控和保障粮食安全生产要求,出色完成了赴黑参农“点对点、手拉手”闭环转运工作,为参农办好事、办实事,得到了参农和社会各届的好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