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有效推动实施《中国制造2025》,国家标准委2016年开始启动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
吉林省政府对人参产业非常重视,从2006年先后发布《关于加快人参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振兴人参产业的意见》和《关于推进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积极支持并推荐申报《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人参产业)》。吉林人参研究院抓住机遇,通过申请、推介、答辩等环节取得了国家标准委的认可,国家标准委于2019年2月25日发函,同意由吉林人参研究院作为承担单位,筹建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人参产业),建设周期为2年。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人参产业)是促进人参创新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服务平台,是以人参标准化助推创新技术和产品市场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的孵化器。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人参产业)的建设、运行和管理遵循市场驱动、政策引导、协作联动、长期运行、动态调整的原则,实行“开放、合作、创新、共享”的运行机制。
按照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管理办法的要求,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人参产业)(筹)制定了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通过建立健全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创新发展模式,强化产、学、研、用协作,加强技术标准创新资源共建共享等一系列措施,为人参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发挥创新基地应有的作用。
依据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管理办法(试行),通化师范学院和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人参产业)于2019年合作成立了“人参学院”并成立了“通化人参产业园教学实践基地”、“人参检测教学实践基地”。
人参学院功能定位是培养人参产业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训从事人参产业的从业人员;开展人参及相关产业的科学研究;培养人参标准化研究队伍;普及人参知识,传播人参文化。
人参学院涉及的主要专业领域为园参种植技术、林下参种植技术、人参植保技术、人参加工技术、人参化学技术、人参药理技术、人参食品技术、人参保健食品技术、人参药品技术、人参化妆品技术、人参标准编制、人参成果标准转化、人参文化研究挖掘传承、人参检测技术、野山参感官鉴定技术、人参市场管理。
人参学院领导成员如下:
院长:曹志强
常务副院长:胡彦武
副院长:孙卫东 崔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