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晒参加工主要工艺流程:鲜人参分选→洗刷→烘晒→分等包装。此加工方法过去多以晾晒为主又称生晒参。生晒参为一种商品人参,为人参根挖出后洗净晒干的产品。人参皂苷(ginseng saponins)是人参的主要活性成分,已确认的皂苷成分达30种之多,按其结构可分为四环三萜达玛烷型皂苷和五环三萜齐墩果酸型皂苷两个大类。
形态特征:呈圆柱形或纺锤形,有芦头及须状根,主根上部或全体有断续环状的横纹。断面菊花心不明显,淡棕黄色至淡灰棕色。长5~15厘米,直径1~2厘米。质地轻泡。气清淡,味初淡后稍苦
在商品人参中,生晒参是仅次于红参的大宗品种。由于生晒参生产工艺简单,应用历史最久,有一定的药效特点,所以它在人参商品流通领域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在生产、应用中,生晒参有以下优点。
(1)生产工艺简单,加工时参体所含的有效成分及挥发油类含量损失较少。
(2)商品生晒参中,有的有“绑尾”要求,即支根和参须用白线缠绕,既可增加美观程度,又可减少参须破碎造成的损耗,还可提高生晒参的出品率。
(3)生晒参的药效较红参缓和。李言闻在《人参传》中记载,人参“生用气凉”,为“高秋清肃之气,天之阴也,其性降”。并强调“如土虚火旺之病,则宜生参,凉薄之气,以泻火而补土,是纯用其气也”。近代已经确认,生晒参适用于气阴不足者(颜正华,1991)。在我国南方许多地方喜欢服用生晒参,或者主张秋冬季进补用红参,春夏季进补用生晒参。也有人提倡,体质虚弱者进补宜用红参,体质较佳者进补宜用生晒参。
生晒参又称“姜生晒”、“光生晒”。商品按每500g含有的支数和体表有无破疤,区分为5个等级。在《人参商品规格标准》中,对其各等级的具体标准做了具体规定。
1990年,吉林省制定了《吉林省优质全须生晒参标准》,规定:主根呈纺锤形或圆柱形,长5。m以上,表面黄白色,未经硫磺熏蒸,上部或全体具有疏浅断续的环纹及明显的纵皱纹。上部有3~5条支根,着生多数须根。单支重≥20g,每千克支数≤50。根茎上有茎痕(芦碗),并着生不定根1条至数条。质较硬,断面淡黄白色,呈粉性,形成层环明显,棕黄色。韧皮部可见黄色点状树脂道及放射状裂隙。气香,味甘、微苦。不绑尾或绑尾,不准夹杂小参或参须。无病疤、破损、红皮、虫蛀、霉变和杂质。对其内在质量也有具体规定。
1995年3月27日,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于1995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全须生晒参技术要求与分等质量标准》((迅/GTl5517.3 1995),对全须生晒参的外观质量与内在质量,做出了具体规定。
生晒参鉴别
1.观芦头
西洋参芦头较小,一般看不见芦碗或芦碗稀少,较小而浅。生晒参(人参)芦头明显较大,芦碗较多,大而凹陷较深。
2.观皱纹
进口西洋参纵皱纹,不规则,粗而深。国产西洋参表面较光滑,纵皱纹细而浅,根头部横皱纹明显可见。生晒参根的上部或全体有疏浅断续的粗横纹及明显的纵皱纹,但纵皱纹不如进口西洋参粗而深。
3.观皮孔
西洋参皮孔较粗壮;生晒参的皮孔较细长。
4.观质地
进口西洋参质地坚实而重,置手中感到沉重而坚实;国产西洋参质地次之。生晒参质地较轻,置手中有轻浮感。
5.听响声
进口西洋参一般质硬不容易剪断,当剪断时声音较轻脆,断面较整齐。国产西洋参不如上述明显。生晒参质较松,易剪断,轻脆声不明显。
6.裂隙
西洋参质地较致密,断面裂隙不明显。生晒参断面可见明显裂隙。
7.观朱砂点
西洋参断面可见形成层外侧多环断面继续排列的朱砂点(树脂道),并且形成层色较深,以进口者更为明显。生晒参断面形成层环色较浅,朱砂点稀少。
8.闻气色
西洋参具有特殊香气,进口者香气更浓。生晒参具青草样香气。可供鉴别。
9.尝味
取直径为0.8厘米,厚约0.2厘米的参片置口中,西洋参与生晒参均微甘,但进口西洋参味浓,生津作用强烈,口感可持续2分钟左右。国产西洋参味不如进口货,口感持续时间约1分钟。生晒参味较淡,生津作用较弱。
10.水泡法
用西洋参切片热开水浸泡,进口西洋参一般水质清净,少混浊。国产西洋参一般常显混浊。
11.观病斑
在西洋参的表面,如见有多数和类圆形为白色斑点(病斑),多为国产西洋参。进口西洋参病斑较少见。
12.薄层层析法
取西洋参粗粉,按《中国药典》西洋参项下介绍的方法,以人参皂甙F1l、Rbl、Re、Rgl作对照品,以氯仿一醋酸乙酯一甲醇一水(15:40:22:10)做展开剂展开,喷100%硫酸乙醇液显色,在紫外灯下观察可见在以上人参皂甙相对应的位置分别显相同颜色斑点或荧光斑点。
来源: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