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参
2020-05-19

红参为五加科人参Panaxginseng C.A.Mey.的栽培品经过蒸制后的干燥根及根茎,于秋季采挖,洗净蒸制后,干燥。红参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的功效,主治体虚欲脱、肢冷脉微、气不摄血、崩漏下血等证。红参在补虚作用方面强于人参,在中医临床上应用很广泛。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红参具有抗糖尿病作用,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保护作用,还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抗肿瘤、抗衰老等作用。红参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但是价格较高,中药材市场上存在许多与红参相似的伪品。

红参加工主要工艺流程:鲜人参分选→洗刷→蒸参→烘干→分等包装。鲜人参经高温加热干燥处理发生羰氨反应产生非酶褐变,使人参呈角质状的红褐色。­

普通红参则是由鲜人参经过浸润、清洗、分选、蒸制、晾晒、烘干炮制而成。黑参炮制方法主要是将红参经过反复高温加热,也称“九蒸九制”炮制方法。而紫红参是近年我国生产加工的一种人参炮制品。一种炮制方法是低温发酵,另一种是将人参或红参反复蒸制烘干。

特有成分:特有皂苷成分

红参和人参的活性不同,人参经热处理后,发生了化学转化,产生红参中特有的成分。鲜参中的皂苷类成分会发生糖苷键和酯键的断裂,生成脱羧、脱糖降解产物,而大分子量、高极性皂苷转化为小分子量、低极性皂苷,或C-20位天然构型发生了转变,生成某些特有皂苷,从而使红参生物活性发生改变。梅拉德(Maillard)反应是红参加工中的重要反应。

红参中除了与鲜参、生晒参共有的皂苷(如Ro、Rb1、Rb2、Rc、Rd、Re、Rg1、Rf等)外,还含有一些特有皂苷,如:Rh1、Rh2、Rg3、20(R)-Rg2、Rg5、Rg6等。

化学结构上,不同于鲜参、生晒参,红参中的特有的皂苷组分所含糖链更少,仅结合1-2个糖基,极性更低,更有利于人体肠吸收。一般情况下,皂苷中糖链越多,极性也越强,越不利于人体肠吸收。经过炮制,鲜参中的皂苷组分部分糖基脱除,减弱了极性,增强了生物利用度。经过炮制后的红参中皂苷种类和含量也增多,并具有更丰富的生物活性。

红参及其伪品的鉴别

传统经验鉴别

正品红参表面半透明状,呈黄棕色,可见纵皱纹及须根脱落痕,质硬而脆,拿数片红参正品在手中摇晃,有清脆碰撞声;断面平坦呈角质样,气微香特异,口尝味甘微苦,参味较重。而将华山参加工成伪品红参,表面呈棕褐色或棕色,有明显皱纹,折断面比较平坦,上有细密放射状纹理,味甘微苦,略显麻舌。将野豇豆的根加工成伪品红参,表面呈灰棕色,微透明并有明显纵皱纹,气微味淡,微有豆腥味。将山莴苣的根加工成伪品红参,表面呈黄棕色或红棕色,呈半透明状,有细小纵皱纹,质地坚实,容易折断。再如加糖红参,色泽较浅,质地较柔软,在手中摇晃时声音发闷,切面较粗糙,常附有白霜,表面不见环状纹理,口尝微甜,久后微苦,参味较轻。传统经验鉴别基于正品与伪品的质地、颜色、气味等的不同,具有直观、简便的优点,但是对于一些外观上与正品相似的伪品,传统经验鉴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显微鉴别

正品红参在显微镜下,可见草酸钙簇晶,并见树脂道碎片,内含黄色分泌物,木栓细胞表面呈多角形,壁微弯曲,淀粉粒糊化。薄层鉴别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红参项下薄层鉴别方法,正品红参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呈现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者荧光斑点。伪品红参依照上述薄层鉴别方法,未见与正品相同的斑点特征。但是薄层色谱法未能准确鉴别出加糖红参。

 

来源:中国知网